早产宝宝是指胎龄不足37周、体重在2500g以下的新生儿。2019年研究报告显示,全球早产儿发生率为10.6%,我国早产儿发生率在7%~10%之间。这项数据表明每年全球有约1500万早产儿出生。在中国每10名新生儿中就有超过一位早产宝宝。
这些早到的“小宝宝”,与足月出生的宝宝相比,往往面临更高的风险。因此,一般早产宝宝会在医院度过一段时间,以便得到医生科学完善的照顾。一般来说,当宝宝体重达2200克左右,可自主呼吸,可自主进食并能排出等一切情况良好时可出院,开启各自的家庭生活。
而让大多数家长头疼的问题,正是出院后如何为宝宝进行科学的营养管理。这不仅关系到早产儿的体格生长,而且影响神经系统发育,并且与成年期慢性疾病息息相关。
早产儿每天肠内营养需求
项目 | 热量(kcal/kg) | 说明 |
静息能量消耗 | 50 | 静息能量代谢 |
活动 | 0~15 | 静息能量消耗以上0~30% |
寒冷应激 | 10 | 体温调节 |
喂养合成效应 | 10 | 食物产热 |
粪便丢失 | 10 | 占摄入量10% |
生长 | 25~35 | 能量存储 |
总能量需求 | 100~130 | |
ESPGHAN推荐 | 115~130 |
早产宝宝如何实现追赶生长
想满足早产宝宝出院后追赶生长的能量与营养需求,科学喂养是关键。早产宝宝的喂养方式通常根据两种情况做选择。
一、母乳充足
母乳对早产儿具有特殊的生物学作用,出院后母乳为首选的喂养方式,建议至少应持续至6月龄以上。母乳是早产儿最佳的营养来源,可以为宝宝提供免疫因子、激素、酶和活性肽,对胃肠道功能、宿主防御和神经发育均有增益。此外,在母乳当中添加母乳强化剂。对胎龄<34周、出生体重<2 000g的早产儿,采用母乳强化剂加入人乳中,能够强化蛋白质、能量、矿物质和维生素,快速达到早产儿追赶生长的目标。
二、母乳不足或无法母乳喂养
不是所有早产儿都适合母乳喂养。如:宝宝患有半乳糖血症、苯丙酮尿症等情况便不宜母乳喂养。抑或是母亲的原因无法进行母乳喂养。这时候就需要用早产儿配方食品帮助宝宝追赶生长。优博安能特殊医学用途早产/低体重婴儿配方食品在院内开始给宝宝使用,一直用到宝宝达到矫正月龄生长发育水平,是帮助早产宝宝快速达到追赶生长目标的首选配方食品。
关于后期随访
另外,早产宝宝出院后必须要定期去医院做随访,对早产宝宝进行生长监测,通过对宝宝头围、体重、身长等指标的观测,可以更好的判断孩子追赶生长的情况,及早发现不良影响因素,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。
随访频率,专家建议:
出院后~矫正1月龄内 | 每2周1次 |
矫正1~6月龄 | 每月1次 |
矫正7~12月龄 | 每2个月1次 |
矫正12~24月龄 | 每3个月1次 |
PS:随访次数可根据随访结果酌情增加。